孙山,宋朝吴国人(今苏州一带),是个能言善辩的才子,故事“名落孙山”就是来介绍他的能言善辩的。
基本内容
宋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“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”
宋朝吴国(今苏州一带)有一人叫孙山,是个能言善辩的才子。孙山去别的城参加 科举,同乡人托孙山带他儿子一同前往。同乡人的儿子未被 录取,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,但仍然是 榜上有名,孙山先回到故乡。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,孙山说:“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,您的儿子排在我后面呢。”
由上可见,孙山不仅博学多才,还能言善辩,不愧对“滑稽才子”之称。
1、《句》
幸赖圣恩收拾了,这回含笑入黄泉。
2、《句》
土洞裹头行十日,山棚上面住三年。
3、《句》
上州浑如枉死市,岢岚彷佛似阳间。
4、《句》
沙堆套裹三格路,石炭烟中两座城。
5、《句》
6、《句》
难足斜分三道水,蛇腰慢转一条街。
7、《句》
结宇孤峰上,安禅巨浪间。
8、《句》
分开秋水国,映断夕阳天。
9、《句》
解名尽处是孙山,余人更在孙山外。
10、《郑州》
南北更无三座寺,东西只有一条街。四时八节无筵席,半夜三更有界牌。